En / /

空氣頌

你就是空氣

溫室,相信不少人都去過;夜間的溫室,你又去過沒有?裡面的花草樹木,會不會向人類說話,跟空氣聊天?

今夜,在香港公園的玻璃溫室裡,歌唱家、音樂家、裝置藝術家和舞蹈家,與身為觀眾的你,一同變身成為看不見、摸不到的空氣。

與空氣打交道

為何揀選香港公園霍士傑溫室進行演出?因為身處其中,我們較容易感受到空氣是甚麼。「『濕房』(熱帶植物展覽館)內,樹木對大自然的降溫作用在晚間尤其明顯,陣陣清涼的感覺在香港其他地方很難找到。『乾房』(旱區植物展覽館)內,逗留五分鐘也受不了,溫室效應的實感極為強烈!」《空氣頌》的策劃人張慧婷解說這個地方有趣之處。特殊的感官反應,給我們更多機會認識這位似近還遠的老朋友──空氣。

不批判,不說教

顧名思義,《空氣頌》以音樂為主,創作意念來自浸會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貝臻雅博士 (Dr Eugene Birman)。古人崇尚文以載道,貝臻雅以往不少作品均與社會議題有關,題材涉及金融危機、領土糾紛等;他又表示獲公帑資助的項目,理應著眼為大眾提供有用的資訊。《空氣頌》旨在宣揚環保信息,作為音樂藝術總監,貝臻雅堅拒陳腔濫調:「我不會怪責破壞地球的人,也不會刻意美化地球的現況──這些都沒有積極意義。《空氣頌》嘗試提高大家對空氣的感知;對周遭環境多了敏感度,我們日常生活作出的選擇也會隨之變化。」

一首以空氣定調的夜曲

把大數據融入音樂創作,是《空氣頌》另一亮點。近月檢疫期間,自言工作效率更高的貝臻雅幹勁十足,其專業背景也很有趣──既是作曲家,又是經濟學家,在藝術界甚為罕見。「經濟學不只是一堆數字,終究就是表述人類的行為,與藝術創作可以相輔相成。」這位年輕學者可說是理智與感情兼備,說起話來跳脫活潑。譜寫《空氣頌》之前,他與浸大電腦系合作取得大數據,分析大眾對於空氣污染問題的看法,再對照相關的科學數據。《空氣頌》其中一段音樂,特意因應香港的實況而寫,「在其他地區,例如北京、哥本哈根演出時,我們會參照當地的污染指數,音樂的樣態也會不同,把作品與演奏的地方扣連在一起。」當空氣污濁不堪時,我們會聽到甚麼樣的音樂?這個要請觀眾自行體會了。

長約80分鐘的《空氣頌》,也是貝臻雅至今篇幅最長的樂曲,結構龐大複雜。貝臻雅揚言音樂越精煉越好,但強調現時的長度已是最短的了,否則言猶未盡。這次在溫室中演出,須融合多樣的音樂元素,包括電子音樂、香港兒童合唱團(香兒)的現場歌聲,還有被他譽為「全世界最優秀的聲樂組合」──格林美及普立茲得獎樂團「聲音劇場」(Theatre of Voices) 的演唱,很不容易。因著疫情,來自丹麥的「聲音劇場」改以全像投影(hologram) 參演,卻為貝臻雅帶來驚喜:「全像投影令故事情節的層次更加豐富,『聲音劇場』的數碼世界與『香兒』的現場世界互為對比。幾位大師級歌唱家以全像投影現身,歌聲須經過擴音器和揚聲器,氣場卻同樣強大。」貝臻雅並表示不同層次的音樂元素,正好挑戰所謂「音樂會」的既有定義。

沉浸式漫遊體驗

對於香港公園霍士傑溫室來說,《空氣頌》堪稱破格之舉,把公共藝術的領域拉得更闊。本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是節目的視覺藝術總監,與創作團隊其他成員負責光影及媒體裝置。伍韶勁主張萬物自有詩意,會以簡約的風格處理這個關於大自然的製作,好讓平日人們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。不過,將溫室變成演展場景仍是毫不簡單,為了妥善保護植物,裝置不可放在泥土上,否則有可能損壞植物的根部。場地配置須格外審慎,幸好溫室的工作人員樂意協助,並積極配合團隊進行各種新嘗試。

小朋友超乎尋常的想像,更為《空氣頌》注入大量新鮮空氣。向「香兒」成員收集構想的節目經理梁棨豪,引述其中一位小朋友的佳句:「有一天,空氣遇到三個劫匪,但是沒有被捉到,因為空氣是空氣,捉來捉去都捉不到。它懂得隱形術,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它。」這些童趣的想法,將會成為作品內容。

不過呢,空氣還是會受傷的。《空氣頌》讓我們代入空氣的角色,感同身受。而為了環保,創作團隊身體力行,堅持《空氣頌》不需要任何印刷宣傳品。正義的朋友,又怎會輕易放過劫匪呢?